準備財務報表


2025-08-19

    參商業會計法第2條第二項,「本法所稱商業會計事務之處理,係指商業從事會計事項之辨認、衡量、記載、分類、彙總,及據以編製財務報表」。

    由此可知,財務報表為商業會計事務處理之終點,也是會計最終的產品。商業會計法第28條,「財務報表包括下列各種:一、資產負債表。二、綜合損益表。三、現金流量表。四、權益變動表。前項各款報表應予必要之附註,並視為財務報表之一部分」。以下為準備財務報表時應注意的分類與組成

  • 資產負債表表達如下:一、資產。(一)流動資產。(二)非流動資產。二、負債。(一)流動負債。(二)非流動負債。三、權益。(一)資本(或股本)。(二)資本公積。(三)保留盈餘(或累積虧損)。(四)其他權益。(五)庫藏股票。(商業會計處理準則第14條)
  • 綜合損益表得包括下列會計項目:一、營業收入。二、營業成本。三、營業費用。四、營業外收益及費損。五、所得稅費用(或利益)。六、繼續營業單位損益。七、停業單位損益。八、本期淨利(或淨損)。九、本期其他綜合損益。十、本期綜合損益總額。(商業會計處理準則第32條)
  • 權益變動表:各權益組成項目,包括資本(或股本)、資本公積、保留盈餘(或累積虧損)、其他權益及庫藏股票之「期初餘額、本期增減項目與金額及期末餘額」。(商業會計處理準則第42條)
  • 現金流量表:以現金及約當現金之流入與流出,說明商業於特定期間之「營業」、「投資」及「籌資」活動之現金流量。實務上企業之現金流量表,係依前面三大報表為基礎編製出來的。(商業會計處理準則第43條)

點閱次數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