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家觀點】投資人從企業預估損益表所看到的事|李文騫

發布日期:2022-09-08
點閱次數:328

文/李文騫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財務顧問

關鍵字 財務預測、財務規劃、募資及融資

財務報表雖是企業與投資人溝通的重要媒介之一,但也是最常被視作聊備一格之文件而未能充分準備,導致投資人信任感不足而未受青睞,本文即以最常見之「預估損益表」作為案例說明。透過三種心態的確立,更貼切地聚焦在企業經營本質與財務報表之邏輯、關係說明,並由視角、觀點之轉換,理解投資人對企業發展與投資評估之期待。

 

心態一:「有所本」的預估,由現況理解強化未來發展達成性

實際損益表反映的是企業過去投入的資源、經過本身經營能力與附加價值所產生之經營成果。預估損益表則是企業奠基在發展現況與歷史基礎下,進一步反映:

(1) 對未來產業、市場發展與競爭態勢看法。諸如營收成長率相比總體市場成長率如何(反映市佔率擴大或衰退)、毛利率持續擴張或衰退,以及產品或服務單價變化(反映企業競爭力)等;

(2) 針對未來發展,企業預計如何配置資源(例如公司同時有高、中低價產品線,預計各自投放多少研發、行銷、管理團隊與資源?符合對其成長性、產品競爭力之理解或期待?)。輔導企業進行財務預測時,常遇到公司對於未來發展有很高期許,但在發展模式(What)、如何成長(How)、誰來負責(Who)等論述,常與現況脫節,也無法與過去歷史報表有所連結。如此,投資人就相對容易落入「公司未徹底市場研究、也不瞭解自身處境」或是「溝通誠信」議題之認知。

心態二:釐清「可控制」與「不可控制」之差異

企業或許時常從管理(或成本)會計聽到固定成本、變動成本、固定費用及變動費用。然本文提及之控制與否,主要反映在企業與外部環境(機會及風險)之回應與調整性。舉例來說,稅率適用情形與各國稅法規範相關,非單一企業可影響,或據此作為營運成果展現之價值所在(也可能是所有產業內同業均如此受惠,無法突顯本身競爭優勢)。再者,營收成長之動因若係與政策(例如永續政策之低碳產品推廣)、地緣政治(例如中美貿易戰之轉單機會)或產業轉型變遷(例如燃油車過渡到電動車)有關,除掌握風向外、力道的拿捏(對產業、企業影響的程度與時間軸)也是關鍵,而上述因素亦較難透過單一廠商去推動或影響。投資人一方面期待上述動因發酵後,對企業成長的挹注,惟也疑慮可持續性與否。雨露均霑的結果雖美化企業獲利,但對核心能力的累積與差異化是否產生本質上的改變呢?

心態三:「目標」導向,由預期結果反推現在即須準備之資源

在檢討預估損益表時,投資人雖樂見所謂三率三升(毛利率、營業利益率、稅後淨利率同步提升),然更多時候,若仔細檢驗企業假設之基礎條件,會發現獲利能力的提升,並非來自競爭力精進的原因,而是企業推估成長劇本中,未充分估列相對應的成本、費用或各項資源。諸如,企業為達到一定的估值(Valuation),需要有相對應的稅後淨利預測值。結合稅後淨利率、營業利益率、毛利率之現況去反推,發現要達成的營收規模相對於企業組織編制有很大落差。例如,公司經營型態需高度仰賴人力,而營收成長三倍的過程、人力卻未相對應增加,也無相關新製程、自動化設備導入所衍伸之折舊費用等。或是,產品線增加,但企業無相對應職能的建置;或是規模經濟的來源(採購面、生產面、管理面等)不明確,種種預估邏輯的不連貫,均可能導致投資人對財務預測的參考性大打折扣。

財務不只是結果,也透過預測程序,協助團隊更好理解經營本質

許多非財務背景之經營團隊,常對「財務報表」退避三舍。先不論會計政策或科目編列等技術細節,經營團隊透過財報預估的流程,掌握公司從哪裡賺錢、現金循環如何跑(從訂單、生產到存貨、銷售及應收帳款到應付帳款等),理解可改善跟不可改善(無法控制的因素)的因素,成長或衰退會如何影響公司的永續性,在在都是建立投資人對經營團隊的信心,也是經營團隊如何在有限資源、最快速度、發揮最大企業能量的儀表板。

 

(本文獲授權轉載;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