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家觀點】早期創業團隊如何選擇適合的投資人|李文騫

發布日期:2022-09-08
點閱次數:395

文/李文騫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財務顧問

關鍵字 股權規劃、募資規劃、公司治理

股東結構的規劃與組成,一向是早期創業團隊甜蜜的負擔。一方面要考慮資源互補,也要兼顧價值觀契合。隨著企業持續發展,各股東間的角色變化、溝通與共識整合也漸趨複雜,如何取得互動的平衡點,進而維持核心團隊的長治久安,是建立具永續性的「公司治理」所不可或缺的基礎。


除資金挹注,早期投資人尚具其他重要附加價值

本文提及之早期創業團隊,係指公司尚處於企業發展生命週期之「種子期」到「發展期」者。簡言之,為公司尚未達到損益兩平或現金淨流入,惟已有經市場驗證之產品或商業模式雛形。此時期的投資人主要包含天使投資人、財務投資人及策略投資人等三類。理論上,上述角色各有歧異的投資期待及評估方法。然而,「早期投資」的特色及本質,就是創業團隊結合投資人之資源,以參與具高度風險性的發展項目,並藉此享有成功後之高度報酬。這些代表性的風險因素諸如尚未明確的市場態勢、高度變遷與疊代的產品或技術、(潛在)競爭對手反擊能力及意願,以及創業團隊面臨上述各項不確定性之穩定度等。因此,面對可塑性極高之早期投資案,早期投資人可挹注之重要資源,其附加價值及重要性不亞於純粹資金提供。創業團隊在評估適合的早期投資人,可以下列三個構面探討之。

構面一:早期投資人參與及投入團隊經營的意願與能力

早期創業團隊時常要同時面臨各項業務推動,從產品及商業模式的探索驗證、各技術與產品開發、商務鏈結,再到財務會計、人事、法務及各項管理。部分具豐富實務經驗的早期投資人,願意透過實作引導團隊建立有效率的工作模式。也許是一封開發信件的寫作格式,一套跨國商務鏈結的手法,也可能是會議召開的議程設計與追蹤管理,均可能是對團隊既有運作及經營瓶頸深具醍醐灌頂之金丹妙藥。惟多數創業團隊不希望投資人過度干涉,故可事先建立特定重大會議或商談場合才邀約出席,或定期到團隊辦公處所上班來逐步建立共事默契與團隊化學反應。

構面二:早期投資人之聲譽及影響力

當團隊被具有一定商譽之投資人參與時,後續可藉助其知名度及誠信,在後續募資或商務拓展增加能見度。早期投資人之聲譽構成,主要為豐富且成功的投資實績、本身曾是成功的創業家、在大型企業任職高階專業經理人,或在特定領域有特殊戰功表現等。然而,聲譽與影響力不見得可等量齊觀。團隊可藉以下方式釐清之。首先,投資人建立之聲譽來源是來自特定產業(例如建築業、餐飲通路業)?與目前團隊經營業態相關性高嗎?若是投資機構,其投資組合或生態系與團隊有無互補之處?或潛在競業議題?其次,投資人建立聲譽過程中,在實務操作與資源鏈結的代表案例為何?畢竟資源挹注或人脈對接,從來不僅是單純介紹吃飯碰面,作為中間者的投資人,如何辨識團隊與投資者引薦對象間之綜效來源,並藉此設計合作方案、商談劇本及案件推進管理,均為團隊避免流連各式特樣的「局」,卻一無所獲而須留意之處。

構面三:早期投資人之領導經驗與管理能力

隨著團隊發展不免起伏,作為一個可被信任的早期投資人,除協助團隊因應外部機會與風險,也時常扮演調解核心團隊成員間爭議之和事佬。在團隊快速擴編時,組織也常遭遇一定陣痛期。小從「增員」卻無法「增能」的分工失調,大到核心成員離職之股權處理(時常有一氣之下離職的員工股權,恰好被競業團隊買走的故事)。諸如此類,早期團隊第一次面臨而手足無措的難題,在有經驗的早期投資人早已見怪不怪,甚或可提前預警協處之。

公允評估早期投資人之價值,有助於建立協調性、互補性佳股東陣容

除資金投入與退場享有潛在豐厚報酬外,早期投資人要背負的風險(如聲譽受損、投入過多時間協助、人脈關係惡化)其實不亞於團隊。故公允地評估早期投資人之資源投入、附加價值與風險立場,更容易讓團隊取得一個具協調性、互補性佳的股東陣容。

 

(本文獲授權轉載;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