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領產業淨零轉型 經濟部發布「製造部門2030淨零轉型路徑」

發布日期:2022-10-11
點閱次數:359

台灣為出口導向經濟體,面臨國際綠色供應鏈要求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規範,淨零轉型已經成為產業維持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。為協助製造業轉型,經濟部透過與相關產業公協會與各產業代表座談會議,瞭解產業淨零轉型過程面臨問題與對政府協助期待,並於本(111)年10月發佈「製造部門2030年淨零轉型路徑」,提出各產業淨零轉型作法,期能提升產業在淨零時代的競爭力。

經濟部指出,製造部門排放結構以電力為主,約占64%,非電力與製程排放則分占22%及14%,因此,經濟部提出「製程改善」、「能源轉換」、「循環經濟」等三大策略,建議產業透過更新高效率設備(空調、空壓、鍋爐、電爐等)、建置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統(如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、ICT智慧能源監控等)、導入氫能應用技術、含氟氣體削減等方式,提升能源效率,降低製程排放;經過最大化節能努力後必要能源使用,則透過改用低碳能源來減少排放,可採行措施包含:以氣換煤、提高生質燃料使用比例、再生能源設置(包含光電、風電、沼氣等)、提高綠電使用率等;最終製造部門要朝循環經濟邁進,規劃透過餘熱回收、鋼化聯產及其他CO2回收利用技術,從源頭減少能資源的使用。

經濟部表示,製造部門排放占比較高的六大產業(含石化、電子、鋼鐵、水泥、紡織、造紙)都屬於重要基礎工業或出口產業,在淨零轉型扮演關鍵角色。因此,經濟部自110年即結合全國工業總會及鋼鐵、石化、電子、水泥、造紙、紡織及其他等七大產業公協會,成立淨零工作小組,由國營事業、領頭企業以身作則(中鋼、台塑、台積電、亞泥、正隆、遠東新世紀等) 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與目標,目前已有25家企業宣示2050碳中和目標,占我國製造部門排放量合計50%以上。另外,經濟部也攜手全國工業總會,結合鋼鐵、石化、水泥、造紙、人纖、絲綢印染等30家產業公協會於今年7月成立「產業碳中和聯盟」,透過各產業公協會及企業會員採先大後小、以大帶小模式,推動大企業協同供應鏈及產業鏈,傳承減碳技術與經驗,共同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。

產業淨零轉型需要公私部門共同協力,經濟部將從制度面與技術面著手,完善產業淨零轉型所需法制環境(如:CCS、氫能管理專法),並透過國營事業帶頭投入減碳技術研發(如:碳捕捉再利用、氫氨混燒),也期待產業能展現具體推動淨零排放的決心與行動,將轉型過程的挑戰與壓力,轉化成為驅動產業轉型的契機與助力,創造未來的淨零商機。

發言人:工業局楊志清副局長
聯絡電話:02-27541255分機2902、0912-710-927
電子郵件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

業務聯絡人:工業局永續發展組凌韻生組長
聯絡電話:02-27541255分機2701、0909-268-151
電子郵件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